文旅寻宝:广州六榕寺
04-10 10:15
祈福修行,功德人生

六榕寺简介

六榕寺,原名宝庄严寺,曾改名为净慧寺,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87号,始建于梁大同三年,是广州有名的古代高层建筑。该寺离光孝寺不远,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、海内外闻名的古刹。寺中宝塔巍峨,树木葱茂,文物荟萃,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。

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。它与光孝、华林、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。同时,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,历来为人们所称颂,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,素有“光孝以树传,净慧以塔显”之称。净慧是六榕寺的别称。

在广州这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,屹立着一座千年古刹——六榕寺。而寺中的花塔,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历史的见证。

位于广州市六榕路。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,称宝庄严寺。梁大同三年昙裕祖师建塔供奉梁武帝敕赐佛骨舍利,后有唐王勃撰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。南汉易名长寿寺,后毁于兵火。宋端拱二年重建,改称净慧寺。绍圣四年重建宝塔,地宫仍瘞佛骨舍利,龛藏贤劫千佛像,名“千佛塔”。宋元符三年苏轼因寺植六株榕树而题“六榕”二字。永乐九年山门悬榜“六榕”,始有六榕寺之称。明洪武六年,明廷割净慧寺大半建永丰谷仓。洪武八年在千佛塔东侧建觉皇殿,山门改为东向,其朝向格局维持至今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宗教活动,八十年代初对外开放,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。原广东省、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云峰法师曾任六榕寺住持,现任住持法量法师。

据史料记载,六榕寺花塔始建于南朝梁代(公元537年),原为木塔。历经沧桑,至北宋绍圣四年(公元1097年),塔身被焚,仅剩底层。后来,在僧人祖慧的主持下,花塔得以重建,成为砖木结构的高塔。如今的花塔,虽经多次修缮,但依然保持着宋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。


历史

六榕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(537年),初名宝庄严寺。大家知道,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兴盛的时期,当时还出现了一个历史上最狂热推崇佛教的皇帝,他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萧衍。在他的影响下,全国各地都建了大量的寺庙,后来唐代诗人杜牧写的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指的是这一历史事实。六榕寺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兴建的。原因是梁武帝的母舅昙裕法师,当年从南京携带来自柬埔寨的佛舍利到广州。当时广州刺史萧裕为了迎接这一佛宝,特意修建了这个寺院――宝庄严寺,还修建了一座塔来供奉佛舍利。

南汉时宝庄严寺改名为长寿寺、宋初寺。塔均毁于火,北宋端拱二年(989年)重修寺院,更名净慧寺。北宋绍圣四年(1097年)重修宝塔,下瘗佛牙舍利,龛藏贤劫千佛像,故更名为千佛塔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年),大文学家苏东坡由海南贬所北归,路经广州到该寺游玩时,应寺中僧人道琮之请为寺题字,他见寺内六株榕树绿荫如盖,盘根错节,气势不凡,即欣然书下“六榕”二字,后人敬重苏东坡遗墨,将“六榕”刻字造一木匾悬挂于寺门之上,又于永乐九年(1411年)将净慧寺改称六榕寺,舍利塔称六榕塔,又名花塔。

六榕寺山门前门楣上悬挂的“六榕”二字牌匾,是苏东坡所书。门两边的楹联是“一塔有碑留博士,六榕无树记东坡”,是民国初年顺德文人岑学侣撰写的。这里有一段典故:公元675年的12月,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刚刚在南昌滕王阁写下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这脸炙人口的千古绝句之后,南下省亲来到广州,受寺内和尚邀请,参观并写下了《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。这篇碑文当然是写得十分好的。因而:“一塔有碑留博士”中的“博士”是指王勃,纪念他为舍利塔撰写的碑文;而“六榕无树记东坡”指的又是什么意思呢?岑学侣来的时候,六株榕树已经没有,只有苏东坡当年题写的匾额依然风采犹存。

典故传说

六榕寺,原名宝庄严寺,曾改名为净慧寺,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87号,始建于梁大同三年,是广州有名的古代高层建筑。

该景点是在元符三年由苏东坡来寺游览,见寺内有老榕六株,欣然题书六榕二字,后寺改名为六榕寺。寺内有千佛宝塔,塔东为山门、弥勒殿和韦驮殿,塔西有大雄宝殿,供奉着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。

梁武帝萧衍的母舅昙裕法师从扶南求得舍利来到广州。广州刺史萧裕为了迎接这一佛教至宝,特地在当地创造宝庄严寺。

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,该寺离光孝寺不远,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、海内外闻名的古刹。寺中宝塔巍峨,树木葱茂,文物荟萃,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。

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。它与光孝、华林、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。同时,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,历来为人们所称颂,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,素有“光孝以树传,净慧以塔显”之称。净慧是六榕寺的别称。

进入山门,笑迎我们的当然是弥勒佛了,他又被称为未来世佛。按佛教的教义,万物都有一个产生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,有生必有死,佛也不例外。作为现在世佛的释迦牟尼佛,他的教法也会灭尽。再经过很久远的年代,会由弥勒菩萨下降人间成佛教化人类,因而叫做未来世佛。弥勒佛两边的一副对联含义深刻,它告诉人们时时处处要做到:“大腹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;张口而笑,笑世间可笑之人。”

弥勒佛两旁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将四大天王,它们手执的四大兵器分别寓意“风调雨顺”。穿过天王殿,后面便是韦驮殿了。韦驮原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一名将军,素以英勇、疾走如飞著称。相传释迦牟尼被火化后,有个“捷疾鬼”趁人不备突然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,被韦驮紧追,牙齿舍利最后被夺回来了。韦驮立功之后,就专门担当起守护佛祖灵塔和大雄宝殿的重任。

在此,有的人会问,所有佛寺中,进门见弥勒佛,进去见韦驮将军,他俩一个笑容可掬一个威风凛凛,一个对外一个对内,形成鲜明的对照,为什么?原来,弥勒和韦驮都是各自管理一座寺庙的,弥勒长得好看,见人就笑,热情好客,很受香客欢迎;而韦驮整日板着脸,过于严肃,往往吓跑香客,因而放在进门处不合适,倒是放在大雄宝殿的对面,香客们出门之口,监视离寺的人是否拿走寺内财物,是非常合适的。这样安置之后 ,从此,来寺的香客再多再杂,也不再有物品丢失,可见这一安排,独具匠心。

原来的净慧寺规模相当宏大,占地甚广,山门朝南。到了明洪武六年(1373年),寺院一半面积辟为永丰仓,自此之后山门便改为现在的向东,而专院面积日渐缩小。现在的六榕寺占地7000多平方米。山门内向西依次为天王殿、花塔、大雄宝殿,北有解行精舍,南有碑廊、观音殿、六祖堂、补榕亭等。殿堂房舍大部分是清代以后重建或者新建,只有刚才看到的天王殿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。


建筑特色

六榕寺塔高57米,八角九级,里面十七层,沿梯级登至塔顶,可俯瞰全市景色。塔的外形华丽壮观,檐角都悬挂吊钟,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,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。这是“花塔”的第二重涵义。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(1358)铸造的千佛大铜柱,连上面的九霄盘、宝珠及下垂的铁练总重达5000公斤。

花塔东为山门、弥勒殿和天王殿、韦驮殿,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"六榕"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。塔西为大雄宝殿,高14米,占地面积300平方米。内供奉清康熙二年(1663年)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。佛各高6米,重10吨,仪态慈祥,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。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,榕荫园内有六祖堂、观音殿、僧舍斋堂、功德堂、藏经阁等。


文化景点介绍

六榕寺花塔为八角形平面布局,共有17层,高57.6米。塔身采用穿壁绕平座结构,使得整个塔身显得轻盈而稳固。每一层的出檐都微微翘起,犹如翩翩起舞的仙子,展现出优美的动态美感。同时,塔身的比例协调,线条流畅,给人一种和谐、宁静的美感。

花塔不仅是六榕寺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广州市的文化瑰宝。它见证了广州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史变迁。同时,花塔还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价值。塔内的佛教塑像、壁画以及石刻题记等文物,都是研究佛教历史和艺术的宝贵资料。

旅游贴士

广州六榕寺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87号

广州六榕寺门票:免费(2018年12月27日起,六榕寺试行对外免费开放,此前门票5元)

开放时间:8:00-17:20

交通:

附近地铁:地铁公园前站I2出入口

附近公交:迎宾馆站、中山六路站、海珠北路站、盘福立交站(原市总工会站)

乘地铁一号线在公园前站下,或乘56、58路公共汽车在六榕寺站下,或乘5、7、29、85、86、88、102、104、107、124、180、203、217、243、244、253、273、518、519、552路公共汽车中山六路站下可达。



版权声明: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已显示全部数据
版权所有@2021功德文化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